玉林福绵沙田镇六龙村黄沙鳖养殖帮助残疾人致富
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玉林日报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4-2-13 16:29:42
说起致富的手段和能力,今年82岁的残疾老人黎达志认为自己丝毫不比年轻人差,“去年,我家里2.5亩水塘养殖的黄沙鳖有4万多元的收入。”黎达志自豪地说。

    像黎达志这样通过养殖黄沙鳖致富的残疾人,在福绵区沙田镇达100多人,因生命的遗憾和苦痛而造就的这个特殊群体,在致富的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故事。日前,记者来到沙田镇六龙村一探究竟。

    自食其力重拾生活信心

    当日的天空下起了冬雨,寒风凛冽,在六龙村,记者向黎达志说明了采访的来意,冒着雨,黎达志一瘸一拐地来到了玉林市龙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,谈起如何致富的情况,他很激动,有许多话要和记者说。

    黎达志说,他因年老生病中风,落下了腿脚不便的后遗症,不幸成为四级肢体残疾人,唯一的收入是依靠政府对自己的补贴。

    几年前,黎达志加入了“养殖场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养殖黄沙鳖,建了一个2.5亩的水塘,养起了黄沙鳖。基地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,并无偿提供咨询、培训等服务。基地的养殖能手还经常深入到他的家里送政策帮服务。

    在基地的带动下,去年黎达志年纯收入达4万多元,82岁的残疾老人竟成为全家的主要收入支柱,彻底摆脱了贫困。

    今年79岁的黄理生,他住在黎达志家对面,在2008年他就已经开始养殖黄沙鳖。黄理生是因病导致右上肢截肢,成为三级肢体残疾人,虽然年事已高,但是他创业的劲头却十足。

    “每年,我从基地免费领到80只鳖苗,由于身体残疾,基地的技术员都是上门免费提供养鳖技术信息、咨询服务、防病疫苗服务。”黄理生说,基地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黄理生进行技术跟踪指导,及时提供相关市场信息,对成鳖销售有困难的,基地按市场价格实行回收。“几年来,我那2.2亩的水塘每年都有5万元左右的纯收入,这些年生活变好了,人都精神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圆残疾人致富梦

    采访中,村民几句话都不离开“基地”两个字,这是一个什么基地?

    原来,在沙田镇六龙村,有一个“阳光助残扶贫基地”,是依托玉林市龙泉水产有限公司建立,该公司是一家集生态鳖养殖、农业休闲观光、垂钓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企业,采用“养殖场+基地+农户”的生产经营模式运作,为残疾人无偿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,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。

    “与其说基地帮助我们致富,还不如直接说是陈绍平带领我们致富。”黎达志说,陈绍平有两个身份,一个是玉林市龙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,另一个是六龙村支书,就是他把发展龟鳖产业带富群众作为自己的志向,造福沙田镇的残疾人。

    “我自己也是一个残疾人,早年在外做建筑工因操作机器不慎,双手几根手指被夹断,成了残疾人,我深知残疾人对生活的失落和自卑。”陈绍平说,“当时六龙村有一些人通过养黄沙鳖先富起来,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2004年,我放弃原来的行业,决定回村里专门养龟鳖。”

    几年下来,身残志坚的陈绍平建立了一个标准的黄沙鳖养殖示范场,对黄沙鳖进行规模养殖,并获得了成功,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龟鳖种苗繁育、成鳖养殖、市场营销的经验,公司目前有养殖池350亩,年产值达2500万元。

   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他总想着如何让村里的残疾人也富裕起来。于是,陈绍平积极向乡亲们宣传养殖黄沙鳖是致富的好门路,对残疾人没有本钱的,先赊给他们;没有技术的,上门提供给他们,一步一步让他们渡过起步的难关。当黄沙鳖长大后,陈绍平保价收购,确保他们增收。

    目前,陈绍平的公司安置了5个残疾人就业,辐射带动残疾人就业100多人,并建立“阳光助残扶贫基地”,以养殖业为龙头,为残疾人做好就业服务,增加他们的经营收入。

    离开六龙村时,黄理生对记者说,村里对陈绍平的评价很高,不仅仅他带动了残疾人致富,还为其他农户致富、村里经济规划发展等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。
文章录入:ylscxm    责任编辑:ylscxm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